山东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
黄瓜
首页 > 黄瓜 > 浏览文章

黄瓜菌核病的诊断、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编辑:菜园 日期:2014年09月07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黄瓜菌核病的诊断、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黄瓜菌核病(CucumberSclerotiniarot)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发生以来,随着蔬菜产业的赓续发展,在全国各个黄瓜莳植区的露地和珍爱地中普遍发生并日趋紧张,已成为影响春、秋露地及冬季珍爱地黄瓜产量的紧张因素之一。在2009~2010年的蔬菜病害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我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山西,西北地区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普遍都有黄瓜菌核病的发生。

           天然条件下,黄瓜菌核病菌的菌核混杂在种子或残留于泥土中度过不良环境,当条件适宜时便可以萌发并传播蔓延,防治难度比较大。因此,掌握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对控制该病的大规模发生具有紧张的意义。

1        发病症状

1.1    茎部发病症状黄瓜茎部染病后,前期上部叶片在中午前后体现萎蔫,早晚能恢复,发病后期不能恢复。发病部位软腐,上面长出密集的白色菌丝,偶然会伴随流胶征象(彩色图版1、2),最后整株枯死。

1.2    叶片发病症状随气流传播的子囊孢子或发病部位的病残体落到叶片上引起发病,前期在叶片上形成不受叶脉限定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黄褐色(彩色图版3);病斑进一步扩展,在中间形成穿孔,病斑正面呈黄褐色,边缘黑褐色,背面变浅灰色(彩色图版4、5);发病后期在叶片中间形成大型不规则穿孔,整个叶片似水烫状(彩色图版6),湿度大时叶片上产生密集的白色菌丝,菌丝两面生,以叶背为主(彩色图版7、8),偶然可在叶片边缘形成“V”字形病斑(彩色图版9)。

1.3    果实发病症状病原菌大多从果实的残花部侵入,果实发病后产生密集的白色菌丝(彩色图版10),偶然在果实顶部残花处产生大量胶状物(彩色图版11),此症状常常被误诊为黑星病,后期菌丝在果实外观纠结成黑色菌核(彩色图版12)。

2        病原菌

           黄瓜菌核病的病原菌在1837年定名为PezizasclerotiorumLib.,1884年由deBary正式定名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门核盘菌科核盘菌属真菌。这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病原菌,在中国、美国、巴西、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都有该菌引发病害的报道。这种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据Kohn(1979)记载,可寄生在60个科的350多种草本植物上,近期有研究注解该菌寄主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本实验室曾在山东寿光、辽宁瓦房店、河北张家口、北京顺义和昌平等地,采集到多份由这种病原菌引发的黄瓜、辣椒、生菜、菜豆等蔬菜的菌核病病样标本。从发病植株上星散到的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7天后观察,菌丝旺盛,呈白色棉絮状(彩色图版13),继承培养菌丝纠结形成菌核,菌核黑色,不规则形,鼠粪状(彩色图版14),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结构,可以看见菌丝具有显明的分支和较多的隔膜(彩色图版15),不产生无性孢子。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盘状,中间凹陷,具柄,盘基层为交错的菌丝,上着生近圆柱形的子囊,每个子囊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至近梭形,单胞(彩色图版16)。

3         发生规律

3.1    初侵染源

           ①种子带菌。菌核混杂在种子间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越夏或度过寄主停止期,温湿度适宜时,菌核便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②泥土带菌。发病部位形成的菌核脱落到泥土中度过不良环境后,条件适宜时萌发进行初侵染。

           ③病残体带菌。留在田间病残体上的病原菌以菌核的情势随病残体在泥土中长时间存活,越冬或越夏后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或直接萌发产生菌丝进行侵染。

           ④种苗带菌。带病种苗远距离调运是无病地区的重要初侵染源。

3.2    传播途径

           ①农事操作传播。田间莳植过密,植株生长过旺,使得植株间容易接触摩擦而造成伤口,增长病原菌的侵染机会。菜农在积累大量病原菌的田块进行农事操作后,没有对鞋子或农具进行消毒,再到无病原菌或病原菌少的田块进行农事操作,把病原菌带到相对健康的田块。

           ②雨水和浇灌水传播。泥土中的菌核萌发产生的子囊孢子可借雨水飞溅或随浇灌水在田间进行传播。另外降雨或浇水后,空气湿度较大,也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优秀的外部环境。

           ③气流传播。子囊孢子随气流在田间进行传播。

3.3    侵染机制菌核萌发受泥土水分条件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菌核在泥土外观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盘释放出子囊孢子随气流进行传播。子囊孢子不能侵染健康的植物组织,只能从衰老或死亡的植物组织如即将脱落的花瓣中侵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子囊孢子通过形成附着孢从寄主的角质层而非气孔侵入,在寄主的外观附着孢顶端形成一系列分支的菌丝,侵入寄主衰老组织,衰老组织为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提供营养,早期研究认为核盘菌是完全通过机械压力侵入角质层的,但是超结构的研究注解消化酶也在角质层渗透中起偏重要作用。在病斑扩展的早期,病原菌产生草酸和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物,如多聚半乳糖醛酸酶(SSPG1)和蛋白酶(ASPS),这些有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可以诱导降解酶的表达,以分解植物组织。在病原菌的侵染过程中,草酸和其他代谢物质以及酶类能够克制寄主抗性反应的产生,而另外一些物质则能引发寄主细胞的坏死反应,导致寄主组织死亡,病原菌在死亡组织上继承腐生生活。

3.4    影响发病的因子

           ①温度。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左右;子囊孢子萌发的适温为5~10℃;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左右。该病害在温度9~35℃时均能发生,温度15~20℃时病害发生最为紧张。温度高于30℃时,病原菌难以侵入寄主组织,发病程度急剧降落;温度高于35℃时,该病害不能发生。②湿度。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对湿度要求较高,当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开始发病,低于80%不能发病,田间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病害紧张发生。

4        防治技术

           针对上述黄瓜菌核病的初侵染来源及传播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订响应的综合防治策略,防止黄瓜菌核病的发生和蔓延。

           ①针对种子传播,留种田要通过处理病残体等措施清除菌核,尽量在无病株上采种,以削减初侵染源,进步种子质量;另外育苗前进行种子消毒,用10%~15%的盐水或硫酸铵水溶液漂洗种子后,再用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然后催芽播种,可以有用地降低种子带菌率。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或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进行种子包衣也能显明降低植株的发病率。

           ②针对泥土及泥土中的病残体传播,应深翻畦土将菌核埋入土层深处,使其不能产生子囊盘或子囊盘不能出土,然后灌水并覆盖地膜,经高温水泡,菌核失去萌发能力,覆膜也可削减子囊孢子弹射,降低初侵染率。

           ③针对苗木传播,用无菌土育苗,种苗移栽时检查种苗发病情况,可在定植前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淋黄瓜植株,杜绝带菌苗定植。

           ④针对田间病株的传播,应及时消灭中间病株,并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能有用防止初侵染。黄瓜生长中后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1天喷施1次;也可用50%乙烯菌核利干悬浮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4天喷1次,延续喷2~3次。还可以选择的药剂有: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50%多·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百·菌核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药剂喷施部位重要是瓜条顶部残花以及茎部、叶片和叶柄。 

黄瓜菌核病的诊断、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黄瓜菌核病的诊断、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