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谦让__梁实秋
话说谦让__梁实秋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面前目今的现实生活里寻一个详细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迩来好像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小我的经验说,在一样平常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彷佛“常常登上座,逐步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分小的、官职低的,垂动手远远地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体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透露表现像在争座。主人摆一张笑貌,无意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忽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忧?之相,而每每是显得踌躇满志、睥睨自雄。
每次碰到如许谦让的场合,我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地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今后躲,双方势均力敌,忽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蓦地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同伙的两只分外凸出的大门牙上,咔嚓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一尘不染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口。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盛行,其故有二。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壁谦让,一壁稳有把握。如果主人公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原本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样平常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如果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如果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分外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远程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假如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样平常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感汗颜。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眇乎小哉,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紧张或许并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盘算简、荐、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大概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如许妄加臆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谦让作为一种仪式,并不是坏事,像上帝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蛮风趣。就职的主教照例地当众谦逊三回,口说“noloc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地敦促三回,终于勉为其难了。我觉得如许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之后再打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得多。谦让的仪式行久了之后,大概对于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使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谦让的仪式。可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尚未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地举行谦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远程汽车的售票处杀进杀出时,内心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赏析】
从个人们就熟知“孔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谦让一向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美德之一,我们都应当尊敬长辈,爱护幼小,不争功,不抢利。谦让,从小处说能帮助我们塑造优秀的性格与形象,从大处讲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协调。所以,我们要拒绝争抢,互相谦让。但是谦让要有节制,切不可由于谦让延迟时间,虚耗资源,这就曲解了谦让的意义了。
“谦让是一种美德。”这句话好像是不变的真理。梁实秋老师的文章告诉我们,谦让应该在合适的场所、合适的时间,否则谦让只是一种虚假的客套。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祖籍邢台市沙河县,出生于北京。中国闻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指斥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赓续。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