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欢迎您
卖蔬菜种子的网站-山东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
春风习习

东山

时间:2018年04月04日信息来源:网络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先秦] 诗经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分类标签: 忖量诗 【解释】:

[1]:音滔,久远
[2]:音冤,虫卷曲
[3]:音竹,毛虫,桑蚕
[4]:音征,放置
[5]:音裸
[5]:瓜蒌
[6]:音霄;蠨蛸:长脚蜘蛛
聿:音玉,语助词
栗薪:束薪
仓庚:黄鹂,黄莺
皇:黄白相间。驳:红白相间
缡:女子的佩巾
-----------------------------------------------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於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於它的题材广泛,逼真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称形象精致,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体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精致的作品。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通俗兵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心里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怜悯。
诗的开篇,以直言不讳,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注解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吐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气候,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体现主人公的生理运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体现得如此强烈呢?由于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武士,天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临时压抑。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兵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快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如许一个细节描写,兵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如许典型的举动,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兵士产生怜悯。“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武士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心里孤独的表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伤害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转变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末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故乡荒凉,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心里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实际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技术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细致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子女雷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公理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纠纠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走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祸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忖量,更加凸起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子女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去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忖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实际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承沉缅於对往事的甜美回忆当中。想到昔时新婚时,那打扮醒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统统统统,都是那麼的甜蜜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会儿从美好的回忆掉回实际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星散,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晤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牵挂,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穷的遐思……
《诗经》的艺术美也一样,永久品味不尽,探讨不完。因此,我们要继续好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诗经》。

免责声明:寿光丽林农业科技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正能量信息。本站部分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发现侵犯了相关作者的著作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上一篇:卷耳
下一篇:汉广
(作者:先秦编辑:三分之一)
相关文章
  • 藏南桃花源记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东山]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国学文章
推荐国学文章
热门国学文章
 
QQ在线咨询
售前热线
0536-5269877
站长电话
15653679877